找到相关内容23226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民族和宗教

    的上帝严厉、基督教的上帝慈爱,神性差别很大;等等)之外,更重要的原因是犹太人内部的团结、凝聚非常成功,但他们与欧洲基督教徒的沟通却很差,无端地增加了相互间的隔阂。  3.宗教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形式  从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282395107.html
  • 藏族面具文化的历史探源

    学和民族学告诉我们,世界五大洲的绝大多数民族(也许是所有的民族),在其童年时期都曾产生过面具?今天,在不少国家和地区,尤其在那些经济?文化比较落后的民族中,面具仍然非常流行;即使在那些经济?文化高度...

    罗布江村 杨嘉铭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8020595203.html
  • 藏戏与汉族戏曲的比较研究

    抒情诗的王国有关。早在先秦时期以《诗经》、《楚辞》为标志的抒情诗,就已经达到了非常成熟的地步。叙事诗反而不发达,直到汉魏之际,才出现《孔雀东南飞》那样的叙事诗,到唐宋时代才蔚为大观。中国戏曲的形成,固然...

    刘志群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8020595206.html
  • 山西文物选萃 绪论

    遗存,由於缺乏文字一类确凿证据,目前这还只能是一种假说。但陶寺遗址所代表的这一支具有鲜明特征的文化遗存,无疑对为“探索夏文化”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。   商灭夏后,商人早期活动的地域及其文化在我省...大同市北魏司马金龙墓出上的屏风漆画,从题材到艺术形式都与传为顾恺之作的“烈女仁智图”卷相似,它不但填补了北朝前期绘画实物的空白,也可以借此了解我国早期屏风的概貌,非常可贵。   省馆收藏的右玉县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333595322.html
  • 诸法性空论

    了真假之辨,从而克服了六家七宗时代般若学解空的局限性,推进了中国佛学思想的发展。   僧肇非常熟练地运用了从罗什那儿学来的中观般若学“非……非……”这一不落二边的论证手法,对世俗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作...

    洪修平 陈红兵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52795582.html
  • 《浮山志》第三章 第二节 碑刻

    发现了磨制非常精巧的石器共15件,即石斧5件,石箭头4个,石锛2个(残缺),石锄1件(残缺),石纺轮1件(残缺),铜箭头1件。考察组在西边表土层开探方三处(深30公分,宽45公分),没有发现灰层和灰坑,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110595784.html
  • 中国佛学的特点与精神

    心灵的解脱。   戒律观方面,中国佛教戒律观重视大乘菩萨戒,隋唐时期,大乘菩萨戒非常盛行。道宣律宗强调《四分律》分通大乘,天台、唯识、华严、禅等宗派佛学均主菩萨戒,在戒体上“以心为戒体”,这突出地体现...

    洪修平 陈红兵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25996040.html
  • 圣一法师:普门品闻记

    非常洽当:“初于闻中,入流亡所,动静二相,了然不生”;修行第一要亡尘。“如是渐增,闻所闻尽”,此时六根泯迹。“尽闻不住,觉所觉空”,六识亦尽,内脱身心,外遗世界;经云:“此根初解,先得人空”。“空...

    圣一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31496090.html
  • 中国佛学精神的中土文化之根

    盛行之时。天帝、鬼神、祖先的崇拜和祭祀、卜筮、占星、望气、风角等种种方术,在当时社会上都非常流行,特别是黄老神仙方术更是盛极一时。到东汉末年,随着先秦道家思想的活跃,奉老子为教主、熔阴阳五行与鬼神方术于...”相通。而早期中土的禅学也非常强调“禅用为显,属在神通”,特别以“内逾喜乐,外折妖祥,摈鬼魅于重岩,睹神僧于绝石”为禅业之胜(见《高僧传·习禅篇总论》)。一些禅师在译介禅经时也有意使用一些道家神仙家的...

    洪修平 陈红兵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0/01/08335396352.html
  • 长江两岸的三峡石刻

    代表性而言,大足石刻就是中国“鼎足而三”的三大石窟之一。   大足石刻内容非常丰富,不仅有佛教造像,还有体系完整的道教造像和石窟造像中十分罕见的纯“儒教”   三、碑刻   碑刻是三峡地区最常见的...

    杨斌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0/01/08224396700.html